受共同工作空间概念启发,人们现在更能接受与陌生人分享空间的概念,共居(Co-living)概念也逐渐受到无窝上班族的欢迎,主要因为可以相较廉宜的价格,租下符合自己理想房子需求的房间,共居时代或已降临大马。
房产咨询公司Savills大马研究与咨询董事Amy Wong告诉EdgeProp.my,市区房价高企,特别是已发展国家城市如香港和新加坡,附有各类共用设施,且高素质家居环境的共居房屋应运而生,这也成为年轻专业人士与学生的租房选择之一。
“共居房屋概念为酒店业的延伸,这类房屋的运作如同酒店般,即营运者将为住客提供各类设施。在我看来,20与30多岁的年轻单身上班族较能接受共居的概念,”她补充。
Exastrata Solutions 总执行长Adzman Shah Mohd Ariffin则表示,共居概念为共同工作空间的自然发展进程。
“共享空间概念符合年轻创业者的理念,他们既需要空间与各类设施,但又不想离开自己的企业圈太远,”他解释。
外派人士过渡期住房选择
他说,对于由另一个城市搬迁到陌生城市上班的 外派人士,共居房屋不失为过渡期的短期住处选择,可让他们在共同生活空间中,更容易融入当地环境。另外,在初期之时,也不需要为了寻找合适的租房而伤透脑筋。
他补充,如果共居房屋再附上共同工作空间的话,更能吸引年轻创业者或创意工作者的青睐。
房产咨询公司JLL亚太区于去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共居房屋模式如同学生宿舍,但不同的是房屋内的设施,主要为上班族或城市住户而设。
“住宿成本高涨,促使了共居房屋在中国大受欢迎。许多单身人士、学生以及年轻上班族应付不来高昂的房屋租金、租约订金以及家具费用,因此选择设备齐全的共居房屋,”JLL资本市场研究董事在报告上说。
The Ascott加入行列
The Ascott Ltd市场行销与数位创意部副主席Mindy Teo认同,年轻人更能接受空间与设备共享概念。当他们寻找共居房屋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想要一个睡觉的地方,而是一个可以让他们体验社群生活以及交流经验的住所。
相中共居房屋的发展潜质,该公司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合作,在新加坡为共居房屋品牌lyf设立共居空间研究计划,邀请管理大学学生入住,藉由他们的回馈,了解共居房屋所需的设备以及营运模式。
与此同时,该公司也在中国、新加坡以及菲律宾购下五间房地产,并计划今年底在中国开设两间lyf共居房屋。
“我们看好lyf共居房屋的发展前景,并预期在2020年时,于澳洲、马来西亚、中国、法国、德国、印尼、日本、菲律宾、泰国、新加坡以及英国,开设10,000间lyf品牌共居房屋,”她说。
该文章已刊登于2018年4月27日的EdgeProp.my周刊。按此免费下载周刊电子版。
Click here to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编译:陈旖凌)
TOP PICKS BY EDGEPROP
Bandar Baru Sungai Buloh
Sungai Buloh, Selangor
Hillpark 2, Bandar Teknologi Kajang
Semenyih, Selangor
Lebuhraya Putrajaya Cyberjaya (Jalan B15)
Cyberjaya, Selangor
Lebuhraya Putrajaya Cyberjaya (Jalan B15)
Cyberjaya, Selangor
The Andes @ Bukit Jalil
Bukit Jalil, Kuala Lumpur
Taman Perindustrian Meranti Jaya
Puchong, Selangor
Lebuhraya Putrajaya Cyberjaya (Jalan B15)
Cyberjaya, Selangor
Next to Cyberjaya Township New Launch Double Storey Link House
Cyberjaya, Selang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