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吉隆坡、槟城和柔佛新山等城市地区的可发展土地减少与地价攀升,发展商已将建筑焦点放在“往上”发展的高楼住宅、商业或综合产业项目。
Henry Butcher (M) Sdn Bhd营运总监Tang Chee Meng向TheEdgeProperty.com指出,在目前的市况中,房屋的可负担程度是一大关键,所以发展商都专注在推出更多面积较小、售价较低的高楼产业,来迎合市场需求。
“虽然发展商仍在郊区推出主打有地房屋的市镇发展项目,但市区的焦点仍是这些高楼房产内的小型单位,包括套房、一房和两房单位,而这些高楼单位的目标市场是年轻单身族、小家庭、首购族,还有已经不再与孩子同住的老年人。”
根据大马产业资讯中心(Napic),廉价组屋、组屋和公寓等高楼住宅房产的供应,在截至去年第三季时录得142万2560个单位,占全国所有住宅产业供应的28.99%。
若加上被列为商业房产的Small-office Home-office (SoHo)和服务式公寓,可作为住宅用途的高楼房产的供应将增加8万9359个单位,至151万1919个单位。
展望未来,高楼住宅房产的供应在去年第三季,企于52万3645个单位,SoHo与服务式公寓的供应则是26万9507个单位。
对此,Nawawi Tie Leung Property Consultants Sdn Bhd董事经理Eddy Wong表示,高楼产业的未来供应相当庞大,预料会促使这些房产的价格进行调整。
“现在产业市场陷入放缓,加上发展商给予许多优惠及回扣,所以正是买进一些良好高楼房产的好时机。”
他续称,有意购买高楼房产的投资者,应该留意坐落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周遭有购物商场和饮食娱乐等店铺的产品。
同时,价位在RM50万左右的高楼房产,也是目前很受欢迎的产品。
”投资者可关注Cheras、Kepong、Setapak、Wangsa Maju、Ampang、Bukit Jalil、Puchong、Old Klang Road及Bandar Malaysia等地区,因这些地区的增长潜力相当可观。”
原文已刊登在2017年3月31日的TheEdgeProperty.com周刊。按此免费下载最新电子报。
(编译:黄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