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分层地契,缺它不可?

  分层地契与遗嘱一样,通常是在你脱售产业时才会发现它的重要,因为没有分层地契,原本简单的产业转手手续,或许就会变成一条漫漫长路。 简单来说,分层地契就是你的产权证明文件,也是一份可让你控制分层产业单位的文件。 除了是持有权证明,大马购屋者协会(HBA)荣誉总秘书长Chang Kim Loong指出,分层地契也在产业交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他说:“业主若未取得分层地契,该土地和项目的共用空间和资产,依然属于发展商名下。在还获得分层地契前,发展项目一旦不幸被搁置,发展商若宣布破产,那业主必须自行面对许多问题,例如与发展商债主谈判。一些业主甚至必须自掏腰包,付钱赎回自己单位的分层地契。” Chang补充,如果购买没有分层地契的二手分层房屋,一些金融机构不太愿意发放贷款。假设买卖双方坚持交易,那Chang则劝告双方,应咨询律师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不过,新落成项目的买家或不用再面对上述分层地契的问题,因为政府已更新了2013年分层地契法令,要求发展商在空屋移交(Vacant Possession)给买家时,必须一并移交分层地契。 有鉴于此,目前大部分向发展商争取单位分层地契的业主,都是在上述法令于2015年6月生效前,购买房屋的屋主。 虽然已有分层地契转交法令,但Chang表示却缺乏执行能力,举例说,在买卖合约的第12条内都有指出,发展商有义务承担分层地契的申请成本,但在现实中,遵守该条文的发展商并不常见。 Chang说:“我们常常听见发展商因没有负责申请分层地契而被控上法庭,但多少发展商因为没有遵从上述条文而被告?” 他说,其中原因或因是发展商不重视分层地契的重要性,其二是因为当局缺乏执行能力,再来是买家懦弱怕事,若买家不告发发展商,则不会有人知道该项目已经获得了分层地契与否。 分层地契或否影响房价? Marcus Hwang & Co律师事务所的Marcus Hwang指出,产业的价值不会因为没有地契或分层地契而打折扣。 “没有任何一条条文指,拥有分层地契与否会影响单位持有人的权益。一些银行发出给没有地契的产业的贷款,与发给有地契产业的贷款是一样的。同时,也没有指引说分层地契可以提高贷款的数额。“ 他补充,有否地契的唯一分别,在于拥有权转移的文件上,如果有分层地契,该文件则会被成为地契转让文件(Memorandum of Transfer),该文件是必须向土地局登记的。 至于没有分层地契的话,文件模式则是转让。也就是说,在支付契约的全额印花税后,所有买卖合约合约下的权益将归新买家,这是属于技术上承认新买家为该单位的合法持有人。 无论如何,他坦诚一些数十年尚未获得分层地契的房子,而当年的发展商也已不存在市场上的话,银行则会在发放全额申请贷款时,再三考量。 如果你还没有得到分层地契,那该怎么办? Ampang Jaya建筑物委员会(COB)主任Muhammad Noor Isman Ismail分享,如果发展商已经清盘,则必须委任负责人,继续向土地局申请分层地契,该动作的额外费用由分层地契业主承担。 原文已刊登于2018年6月8日的EdgeProp.

READ MORE

佳居锦囊:七个最容易忽略的建筑维护问题

我们往往都是听闻火灾、触电或房屋崩塌等事故后,才会想要检查自己的房屋,以避免发生同样的悲剧。 但建筑物内有很多方面都需要关注,加上不同的硬体和软体设备,究竟我们应该从何着手呢? 根据Architect Centre Sdn Bhd获得认证的建筑师与培训师Anthony Lee Tee,在一栋建筑物当中,尤其是分层住宅,人们常常会忽略七个建筑维护问题。 “这方面需要业主和住户的积极参与,如共同承担责任、了解社区生活的要素和勇于面对困难等。” 除了担任EdgeProp.

READ MORE